请选择
课程通知 学校要闻 通知公告
0931-7971987
0931-7971987
同等学力申硕人员入学须知
同学

第一条关于申硕流程: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包含课程考核和论文撰写与答辩两个阶段,分阶段缴纳学费。 (1)课程考核阶段:申请人自资格审查合格之日起,须在规定年限之内修完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关课程,考核合格,并通过外国语、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2)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申请人必须在完成规定学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后向学校提出学位论文申请,申请人通过考试后,应积极主动与导师联系,因个人原因导致无法进入论文阶段的,学员自己一力承担。并根据学院论文阶段工作安排,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硕士论文撰写、评审、预答辩、答辩等工作。

第二条关于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按学校相应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应修课程为准,学位课程的考查方式按照学校要求,具体以实际结课课程为准。申请人按照课程设置上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考核,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第三条关于全国统考: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在每年的5月底,申请人可根据自己所申请专业,于3月份在网上进行全国统考报名,报考科目为“专业综合”+“外国语”,学科综合和外国语的总分均为100分,60分合格,报考费用自理。

第四条关于论文:

申请人须在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取得全国统考合格证后一年半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论文答辩应在申请硕士学位后的半年内完成。研究生院组织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论文评阅与答辩。答辩合格的学员可授予同等学力硕士学位。

第五条关于退学:

申请人因个人原因中途中止课程考核或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学习,须由本人向所属院、系、室提交中止学习申请书,由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办理相关手续,但所缴纳费用不退。

第六条各自职责:

学校协助申请人办理报考、课程学习、论文答辩等相关环节工作。申请人需准确、及时的把相关信息告知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参加学习和考试。申请人应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如因申请人过失导致无法按时参加考试等造成的损失或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申请人应确保通讯顺畅,如变更手机号码应及时通知学校有关管理人员(班主任),如因申请人自身原因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告知申请人参加学习、报考、考试等造成损失学校将不负任何责任,建议申请人在读期间不要变更联系方式。

第七条关于政策:

如因国家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发生变化,学校会及时下发通知,办学单位不予任何补偿,报名时学校工作人员口头表达如与招生简章、报读须知、报读流程不一致时请及时联系。

本人已详细阅读并知悉以上所述内容,并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人承诺提交的所有资料均真实可靠,如伪造所提交的资料或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均由申请人自己承担。

网站首页 > 西北师范大学 > 教师列表
教师列表
孙静怡
2024-04-11 10:38:32
乔军胜
乔军胜,男,汉族,生于1990年2月,甘肃积石山人。2008年9月-2012年7月,在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读本科;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攻读基础数学理学硕士学位,师从张德学教授;2015年9月-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攻读计算数学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胡宝清教授;2019年12月-2022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师从赵彬教授。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云亭青年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非经典逻辑与计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业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基础专业委员会通讯委员,甘肃省数学与统计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学术骨干。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023年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西北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目前,担任SCI检索国际期刊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SCI三区、影响因子:2.6)与《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SCI四区、影响因子:2.0)副主编及国际期刊《Journal of Fuzzy Logic and Modeling in Engineering》副编委。  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不确定性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主要从事信息聚合、模糊逻辑、粗糙集、三支决策及多值拓扑的研究。已在SCI检索刊物《Fuzzy Sets and Systems》(SCI一区Top、国际模糊系统协会官方出版物、中国数学会推荐期刊目录T3类、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C类、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A类、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期刊目录第三层次、影响因子:3.9)、《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SCI一区Top、JCR影响因子前3%的ESI期刊、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 B 类、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 A类、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期刊目录第二层次、影响因子:11.9)、《Information Sciences》(SCI一区Top、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B类、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A类、中国兵工学会推荐期刊目录T1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推荐期刊目录T2类、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期刊目录第二层次、影响因子:8.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SCI三区、中国数学会推荐期刊目录T2 类、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 B 类、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B类、影响因子:3.9)、《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SCI一区Top、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C类、中国自动化学会推荐期刊目录A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推荐期刊目录T3类、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期刊目录第三层次、影响因子:8.5)及《Soft Computing》(SCI三区、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期刊目录C类、影响因子:4.1)等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SCI一区Top期刊上。 近年来,主要承担本科生课程《拓扑学》、《解析几何》、《高等数学》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生课程《Domain理论》、《三角模理论》等。
2024-05-30 16:38:15
杨和
 杨和,男,汉族,1982年4月出生,甘肃武威人,2011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Kingsville数学系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兼任美国数学会《Math Review》评论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2024-2025)、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甘肃省数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J. Fixed Point Theory Appl.》,《Bull. Sci. Math. 》,《J. Optim. Theory Appl.》,《Chaos Solitons Fractals》等SCI检索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地区基金项目5项,参与完成省厅级项目4项。2018年完成的科研项目“抽象半线性发展方程的可解性”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西北赛区特等奖、国家二等奖,2018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西北赛区二等奖。2017年以来,指导学生获得“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甘肃赛区本科组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若干项,2014、2018和2020年三次入选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资助计划,2019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青年五四奖章”,2023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20年主讲的《线性代数》课程获批甘肃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1年“《线性代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获批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022年《线性代数》线上课程首批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出版《线性代数》教材1部。
2024-05-30 16:54:05
孙健
孙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西北师范大学)常务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国式基层公共治理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与教学。甘肃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甘肃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暨全国两会精神师生第三巡讲团组长、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兼任甘肃省纪委监委“纪法教育专家库”成员、甘肃省教育学会安全教育分会(高校保卫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等。 在《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公共行政》等专辑全文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教材8部,参著或参编著作、教材9部;研究成果获“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的“公共管理学”“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主持的教学研究成果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厅级奖2项。
2025-01-03 16:41:18
牛国栋
牛国栋(1983-),男,藏族,甘肃省卓尼县人。201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批评、美术史论、基础美术教育等。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美术史知识生成史”“中国古代书画鉴藏文本、语言及心理”“中国艺术与身体意识、身体哲学”等领域。 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艺术学(美术史论方向)硕士生导师,艺术学(艺术理论与批评方向)博士生导师。 代表性学术成果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中国传统书画鉴藏心理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EF206); 2.《传统书画鉴藏伦理观下的伪作及作伪者》,《美育学刊》2024年第15卷第4期; 3.《书画鉴藏活动中的从众心理研究》,《收藏家》,2024年第4期; 4.《美术专递课堂中“身体”的现象学阐释》,《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3年第50卷第2期; 5.《“蜀中王维”与“江南王维”——论北宋晚期收藏群体对王维画风的形塑》,《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3年第3期; 6.《“御题空间”与<踏歌图>断代研究》,《中国美术研究》,2022年第44辑; 7.《宋元民间艺匠与宫廷院体画风的传播》,《艺术传播研究》,2022年第1期; 8.《明代收藏类书与中国绘画史轮廓的形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年第6期; 9.《马远作品鉴藏与拍卖市场研究》,《中国美术》,2020年第5期; 10.《生态学视阈下的洮砚艺术》,《中国民族美术》,2020年第5期; 11.《美术史知识生产中的“讹误”与“常识”——以马远字号为例》,《美术》,2019年第10期; 12.《传世马远作品中的“双胞”及“多胞”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9期; 13.《从两宋图文关系看“边角构图”的形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年第4期; 14.《马远<孔丘像>的误读》,《美术》,2018年第2期。 艺术作品
2025-01-03 16:42:31
洪帅
洪帅,1978年12月生,河南夏邑人。文学博士,博士后。甘肃简牍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兰州欧美同学会(兰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辞书学会会员。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简牍研究中心主任。 《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集刊执行主编。兼任《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汉语史学报》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汉语词汇史和简牍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辞书研究》《当代修辞学》《历史语言学研究》《汉语史学报》《汉语史研究集刊》《语文建设》《中华文史论丛》《宗教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东亚文献研究》(韩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敦煌诗歌词汇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入选全国高校社科文库),《温庭筠诗》(商务印书馆,2022,入选《学生国学丛书新编》),参编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四卷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曾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中国驻美使(领)馆与人民日报(海外版)联合举办的“跨越太平洋的记忆”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19)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西部项目等4项。 入选西北师范大学第二届(2016)、第三届“双星计划”(2018),被评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2016、2018)、新疆实习支教优秀指导教师(2012)、西北师范大学第九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2021)、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22、2023)、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23)、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3)等荣誉称号。
2025-01-03 16:43:29
李某某